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境治理警示案例(环保警示案例) 返回列表
环境治理警示案例(环保警示案例)

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共存的例子,谢谢!

1、年随着蒸汽外供长芦汉沽盐场项目的实施,通过能源技术升级,卡博特天津新增35万吨/年的蒸汽外供。卡博特的能源设计和实践,年替代标准煤16万吨,在经济双赢的同时,更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2、新工艺的主要设备就是一部垃圾压力机,在这部机器里,通过高压和磨擦生热使垃圾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经过机械和高温处理,垃圾中所含的较高的塑料成分(例如粉碎后的旧汽车部件)可以变成“煤饼”。这些作为回收物资的“煤饼”可以用于高炉或化铁炉,也可以用于垃圾焚烧设备或者存放起来,不污染环境。

3、不乱占耕地、不焚烧秸杆、不吃田鸡,保蛙护农、提倡观鸟,反对关鸟、拒食野生动物。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进入21世纪,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逐渐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

4、论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从科学发展观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是客观经济规律和生态平衡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坚持的就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鱼和熊掌不得兼得”。

求关于环境保护法的案例和分析。

1、征收排污费是我国环保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治理污染,改善环境。

2、白亮污染 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专家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

3、孟子保护环境的做法:《孟子:梁惠王上》一书中就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其中一段这样写道;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4、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我们身边有哪些生态治理的成功案例?

保护环境的杰出人物事迹有:李云婷 李云婷说,北京市这些年的空气污染治理已经逐渐转向了精细化的方向,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做过很多尝试。她介绍了北京市开展的、基于小型传感器高密度监测网络的整个实践过程。李云婷介绍,从2014年开始,她们开始接触小型传感器。

长汀人民牢固树立“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理念,以“滴水穿石,一人十人”的精神继续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建立党政一把手挂钩责任制,实现政策资金倾斜。创新治理理念和技术,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有机结合,将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有机结合;创新封禁护林、社会参与和激励保障机制。

冬尺护的防治:冬尺护是一种欧洲的昆虫,其幼虫以阔叶树叶为食,因此是森林、观赏树木和果树的严重威胁者。在1910年左右偶然传入加拿大,对加拿大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20世纪加拿大引进寄生昆虫防治冬尺护。治疗行动开始于1954年,在移植的六种天敌中有两种业已定殖,即寄生蝇和姬蜂。

经过十几年努力,中国科学家在长江中游一个湖泊通过种植水草实现生态治理的探索取得成功。这一成果有望被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今年早些时候太湖暴发蓝藻水华事件,迫使中国政府采取更强硬的措施禁止向湖泊排污。“控制污染只是第一步。

自1959年至今,毛乌素沙漠已有600多万亩沙地被治理,80%的毛乌素沙漠止沙生绿,黄河的年输沙量至少降低4吨。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 地理位置稍高,大约为1100-1300米,松散的沙层经风力搬运,容易形成流沙。毛乌素沙漠的成功治理,标志着中国沙漠变绿洲的一大奇迹。